坚持总会收获-我的求职故事
金新程
人生犹如远足,我们无法预知终点的风景,但可以选择每一次十字路口的向左或向右。本科四年面临毕业,在这重要的节点上,我感到人生选择的方向固为重要,但这一过程中的思考与经历,也是人生道路上宝贵的风景。
选择意味着矛盾,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总会面临不同的情况,自身的观点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大三上学期末开始,节奏变迁,原先的大学学习生活转向工作实习,生活状态发生巨大改变。看着周围忙碌备战考研的同学和朋友,自己对未来的规划感到一丝迷茫,这种迷茫来源于对工作生活的未知、对选择一份什么样的工作的纠结。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学校举办的秋季招聘会,希望能前往一家心仪的公司实习。经过一次次的投简历和面试,最终我的第一份工作选择了青岛的一家农药公司,并在大三下学期结束了专业课的学习后前往公司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
本以为自己能坐在办公室早九晚五周末双休吃点心喝下午茶,想象着未来和公司前辈一样不菲的收入,可现实给我一记无情重锤。公司提供的住处在李沧区,公司在崂山区,打车需要30元左右,公交地铁挤要赶一个多小时的路,打着哈欠开始一整天的培训,手速永远跟不上PPT翻页的速度,周末的假期拿着记的密密麻麻知识点的笔记本突击复习,最后考核勉勉强强及格,离被送回学校只有两三道选择题的距离。本以为可以放松一段时间,结果在公布完成绩的周一上午经理组织我们这一批实习生开会,主要内容就是:出差至全国各地进行实践考核。
坐了将近一天的火车,到站时间晚上八点,终于赶到了目的地。当地业务经理给我发了一个定位,又坐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地铁终于成功汇合,简单吃了口饭的时间业务经理安排了一下未来一段时间的行程,大概就是明天早晨六点起赶路去做实验,记得晚上买好车票。交代完一番过后已经半夜十一点多,终于可以躺在床上休息。梦里我也没想到未来的一个多月赶路、做实验、路边摊成了我的标配,最疲惫的一天中坐车去了三个市四个县,微信步数3万起,忙忙碌碌两个月后,工资和开销勉强持平。本来就感到迷茫的我又开始怀疑,什么时候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呢,懒惰的思维驱使着我放弃,于是一个月后我提交了辞职申请,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回到学校已经是大四开学,这时候身边考研的同学有条不紊的学习,实习的同学也都不在学校。每天睡醒宿舍里只剩下自己,浑浑噩噩的重复着每天的生活,感觉自己像迷了路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期间也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招聘会,想尝试换一个行业,但隔行如隔山,碰壁是常有的事。经过一番筛选,我决定面试北京一家不受专业限制的销售类岗位的公司并成功收到offer,带着对北京大都市的憧憬,开始了第二段工作的旅程。
北漂的头号难题就是房租,五环外合租一个十平米三千元的卧室成为了我暂时的住处。这里没有故宫没有圆明园也没有金融街商业街,有的是一群为了挤上早高峰地铁天刚亮就出门带着梦想来北漂的年轻人。因为工作性质是销售的原因,我的自由时间比较灵活,也因此认识了许多年纪相仿的朋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我们偶尔聚在一起吐槽一下北漂苦逼的生活:吃不完的泡面、永远挤不上去的地铁、深夜煲电话粥的合租室友、摇不到的车牌号……他们都有各自的难题,但大家都没有放弃。他们中有人在自己专业领域坚持了两年三年小有成就,搬出了十平米的合租卧室换到了六十平的一室一厅;有人通宵改文案努力工作当上了小团队的领导人有了自己的时间偶尔出发旅行散心。北漂确实很苦,但只要肯努力就会有收获。他们的故事就像在我迷路时的一块引路牌,教会我懂得在所学的专业上坚持下去,成功的花朵都是汗水浇灌而成的。
今年的三月我选择了辞职。在疫情最严重的这段时间大家都说现在找工作很不容易,我也清楚马上就要毕业的自己将面临多大的竞争压力,但散去心中迷雾后的我目标更加坚定,对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也相信自己能在艰难的环境下脱颖而出。学校和老师不辞辛苦的为我们推送就业信息,为我们联络上百家用人单位,在今年这样的大环境下为我们的就业保驾护航。通过这些源源不断的招聘信息,我了解到家乡垦区建设需要我们农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扎根垦区服务垦区是我们农学学子的使命,投身家乡建设是我的光荣。经过学校和老师对垦区的讲解和垦区的自我介绍后,我更加坚定的选择这份工作,经过双方的选择和了解后,我成功签约牡丹江管局854农场。希望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坚持为垦区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求职的一年里,我的思考经历了变化起伏,收获的不仅仅是签约一份合适的工作,更是懂得在选择后要坚持到底。感谢学校和老师的帮助和这段经历,拨开云雾见光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并坚持一份满意的工作。
作者简介:2016级农学二班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担任农学院分团委就业办公室副主任。
寄语: 无论未来走到哪里,记得我们毕业于一所优秀的大学。